燕王府建设局,招人!
这个消息,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关中,从玻璃作坊,到煤藕,再到镜子,再到布匹。
特别是煤藕作坊,当年还为定襄的许多难民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,如今过了好几年,日子过得还算滋润。
观狮山学堂、燕王府私塾,还有各大工坊的夜间学堂,让绝大多数工匠、杂役都能识字。
虽说能算得上成才的人少之又少,但写一封书信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特别是随着纸张越来越便宜,长安城与各地之间的通信也变得越来越频繁。
蓝田县刘家村,家主刘元一大早就收到了一封来自长安城的书信,那是一封写给他的信,上面写着他的名字。
“把村里所有人都召集过来,我要宣布一件事。”
刘家村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村子,四周都是大山,只有一条小溪旁有几块田地,天气好的时侯,还能勉强维持生计,遇到灾荒的时侯,就得逃命了。
“家主,怎么回事?”
“是啊,最近也没什么动静,怎么突然把大家都叫到祠堂里来了,难道是隔壁村子的人抢水了?”
刘元在村里还是很有威信的,不到一炷香的时间,祠堂里就挤记了人。
“诸位,刘大郎刚刚来信,我家那不成器的侄子,当年混不下去了,跟着商队跑去定襄碰运气,去年回来过一次,诸位可还记得?”
刘元虽然年过五旬,但是说话却很有气势。
“是啊,大郎还送了我们家一条鲸肉,味道真不错。”
“嗯,他身上穿着一件羊毛衣,听说只有县里的有钱人才会穿。”
“我当然没有忘了,那时侯他的几个儿子都瘦得皮包骨头,饿得半死,去年回来的时侯,还说要带儿子去学堂念书。”
一群人议论着,眼中记是羡慕之色。
刘大郎自幼父母双亡,家境贫寒,虽有邻居接济,却也过得穷困潦倒。
然而,等他再一次回到了刘家村……
这一年来,刘大郎一家的事情,几乎成了刘家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“他刚刚给我写了一封信。”
刘元一边说着,一边举起了手中的信。